**小说

忠奸人

**小说 2021-03-08 01:32 出处:网络 作者:[db:作者]编辑:@**小说
忠奸人      【由「小人」冯道说起,论及中国人关于忠奸等问题】 作者:本人整理

忠奸人

     【由「小人」冯道说起,论及中国人关于忠奸等问题】

作者:本人整理
字数:4010
  前言:本人在去年二三月根据电影《中南海保镖》写了几章同人作文《中南
海保镖》,在文中因为涉及到香港富商以前的问题,说港人自大什么的,转贴在
四合院时被一个叫什么铁书银钩的作者「骂」我(教我做人)说什么都过去了,
不要再提了。那傻逼爱装蒜,假仁假义,莫非是香江人?我懒得查他。
  那个傻逼给我印象深刻除了那次外,还有一次发生我第一次在四合院贴教师
题材时,他跑来说教师题材很受欢迎么之类的鬼话,完全是说废话。我没理他。
  在保镖一文,他又说三道四,给我上课。我当时看了就气,心想这人一点历
史素养都没有。想「回敬」他。但因为当时我放弃了互动,可后来还在是最新章
节里说了几句,便不理了。现在我重新将贴在留园的文章转到这里来。
  不光是他没历史素养,一些写历史小说的家伙也没有。在诉说历史时,作者
本人斤斤计较于历史,真的愚蠢到可怕!
  正文:
  由「小人」冯道说起,论及中国人关于忠奸等问题
  一
  中国历史上的冯道,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,不说中国古代那些史学家、文人
如何诟病冯道为人,单是现当代余秋雨、范文澜等人对冯道做出的草率评价,由
此可见,中国几千年来,对于忠奸这个问题一直是套用自己的标准。
  其实对于冯道这个「小人」是否奸不奸,我们看问题,正如现在的教科书里
,据说已经删除一些历史书上有名的名将,譬如霍去病、文天祥等人,专家们认
为,文天祥不能算是民族英雄,因为蒙古族和汉族都是属于中华民族,如果对文
天祥大加赞许,会影响民族团结,不利于当今大中华的发展。而初中历史教材全
国通用,当少数民族学生读到文天祥时,会对他们造成不好的影响。
  当然,这事我也不知事情真假,但网上时不时就有这些传言出来。
  诚然,如果是按照现在的眼光,我们的汉满蒙藏等各族都是中国人的标准,
对中国人自己的种族来说,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,但是,上面所提及的那些人
物,已经成为历史性事件了,不可抹杀而且在当时,他们所面对的确实就是外来
侵略者,在那些人眼中,蒙古人不是中国人;他的国家观念,也不明确,他所认
为的亡国,事实上,亡的是宋朝赵家这一世系(李敖《北京法源寺》),所以,
难怪有人言:「中国廿四史,不过是帝王家谱而已。」
  但评论历史人物必须设身处地,要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。
  以文天祥等人的当时的见解,他死得并非没有意义,我们尊敬他,是为了他
为他的信仰殉道,而不是信仰的内容,因为那种内容,五六百年下来,早已都不
成立。宋朝固然是中国人中国史,元朝也是中国人中国史。——李敖《北京法源
寺》
  岂能用现在的眼光来判断他们是否民族英雄,这点从根本上就站不住脚跟。
这简直是太狭隘了!
  二
  我们如今看问题,现代人早已不应该采用非黑即白的二次元观点,即使是面
对忠奸问题也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、那么的黑白立刻分明。在一个人踏
入社会以后,有了较多的阅历之后,他有时难免会发现,人间许多对立的问题,
如是非、正邪、善恶、好坏等等,并不都是很草率就能断定的。很多时候是站在
不同的立场来阐释自己的观点。
  同时在这过程中所产生的对立的情况,往往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的明显,对立
的双方,可能有混同的成分、相似的成分,甚至还有完全相反的尴尬场面发生。
  而在中国传统中关乎「忠奸」问题,其实有两个不同的方向:就是「相对的
忠」与「绝对的忠」。
  春秋时期的晏子,在齐庄公被杀时候,不肯殉君死。他的理由很光明,他说
:「君为社稷死,(我)则死之;为社稷亡,(我)则亡之。若(君)为己死(
为)己亡,非其私昵,谁敢任之!齐庄公既然是因为偷别人老婆而被本夫所杀,
显然不是」为社稷死「、」为社稷亡「,对这种无道之君,国之大臣,是不会为
他死难的,但他的」私昵「,却可以为他死难。所谓」私昵「,不是别的,就是
统治者的家臣和走狗。
  中国」忠「的观念,起源是很好玩的,在古文字中,根本没有」忠「这个字
,」忠「字出现在春秋时期,但那时候的」忠「,是」委质为臣「式的」忠,「
、」质「是雉、是野鸡,野鸡在古人眼中,是一种」守介而死,不失其节,的象
征,「委质」就是表示对个人的效忠;「臣」的原始意义是俘虏或奴隶,「委质
为臣」就是「私昵」者对主子的效忠。这种「忠」,是无条件的,是「绝对的忠
」。
  相对的,晏子所主张的「忠」却是有条件的、是以统治者「忠于民」做相对
条件的、以大臣「以道事君」做相对条件的,这种「忠」,是「相对的忠」。不
幸的是,中国传统思想中,「相对的忠」的一系,未能正常的发展下去;而「绝
对的忠」一系,却被杠上开花,反常的演变变得愈来愈不成样子,直演变到三纲
五常化的境地,「君」变「君父」、「臣」变「臣子」。于是,「生我之门死我
户」的「私昵」之「忠」,变成了中国「忠」的观念的主流。就这样的,临难死
节的要求,便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正宗。
  ——李敖《北京法源寺》
  三
  冯道本人之所以被世人所诟病人品有瑕疵,道德有亏损,在很大程度上是缘
由中国传统文化上的:「愚忠」思想作祟,君臣应该为国殉道,是应该跟随前朝
君王一同逝去,将个人的生命、前途、荣誉捆绑在一起,这种不计算后果,乃至
于产生对中国古代女人的迫害尤为深切、让人痛惜,偶尔能有能力跳出来的,例
如李清照中年改嫁(假历史,后人污蔑,很能说明问题,借她一用),她人生中
面对的道德卫士,迂腐的正人君子,也是要面对诸多的非议。
  而,生活在古代的更多的女人,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——守活寡,但还有成
千上万的女人死守着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」桎梏信条。
  就算到了现代,余秋雨还是未能摆脱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,或者说强加的,
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。我不知余大师在他的那篇名作《历史的暗角》是在九十年
代完成还是二十一世纪初,他在里面专门提及了——「小人。」
  余大师用洋洋几万字,用八条特征,四种类型来论证历史上的「小人」(有
些是真小人)对忠臣的进谗害贤。里面有提到冯道这个复杂的历史人物。
  在文中,余大师认为,他之所以提冯道这个人,是因为「要充分地适应中国
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,一个人的人格支出会非常彻底,彻底到几乎不像一个人。
」(余秋雨《历史的暗角》)
  那么,在余大师眼里,什么才配称之为人?他说「与冯道那些小人相比,许
多忠臣义士就显得非常痛苦,他们平日里长时间卑躬屈膝,在忍住不时会突然慷
慨成词,拼命四谏」以此来换取他们身上还「保留着自身感知系统和最终的人格
结构」。
  这还不算,在文中,余大师还特意说了那么一句:「后世的王朝也会表扬这
些忠臣义士。」
  这说明了什么?
  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,或者说强加的,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迫使人们去遵循
,去适应,稍微做了不合时宜的事或让大家都不舒服的事,便是汉奸、走狗、不
守妇道。这样一概论之,完全没有经过逻辑上的推敲真的好吗?
  在评价那些人物时,首要想到的他们的付出是否对人民有好处,对社会安定
是否有害,假如「变节」后是为了百姓着想,不使他们遭受更多的苦难,即便是
投靠异族有何不可。更何况这几千年下来,我们早已融入一体了。
  作为一个新派的历史爱好者来说,其实像这类似于余大师的来言论评价冯道
,在中国正史上多得数不胜数,在冯道之后,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,对他非
常不齿,欧阳修骂他「不知廉耻」,司马光更斥其为「奸臣之尤」。
  四
  冯道生活的年代,是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五代乱世里,天天打仗人吃人。但
他不斤斤计较于狭义的「忠奸」臣的观念上,不管是哪朝哪代、不管是谁做皇帝
,只要有利于老百姓,他尽己所能,事亲济民、提携贤良,在动乱的五代时期却
享有「当世之士无贤愚,皆仰道为元老,而喜为之偁誉」的声望。怎不料后世的
史学家,文人,尽数诋毁,着名的有司马光、欧阳修、苏辙等等。
  当然也有不乏少数文化精英,深知时间可以化非法为合法,忠臣是需要时间
造出来的。时间不够,就不行。就好像宋朝以前的五代,五易国、八易姓、十三
易君,短短五十三年中,走马换将如此,国家属于谁家的都不确定,又何来忠臣
可言?事实上也没有忠君的必要。原因是那些君的统治朝代,都很短促,时间不
够,谁要来忠你?
  所以以司马光为首的主张「无条件的绝对忠」是不适宜的,那么,相对的,
就应该以王安石所主张的「忠」却是有条件的、是以统治者「忠于民」做相对条
件的、以大臣「以道事君」做相对条件的,这种「忠」,是「相对的忠」,由此
他是继承晏子那一套,很不幸,也可惜,在中国传统思想中,「相对的忠」的一
系,未能正常的发展下去,但我们依然见到一些文化翘楚者在这条路走,后世的
李贽、王夫之。
  五
  在宋朝的时候,唐质肃问王安石,说冯道「为宰相,使天下易四姓、身事十
主,此得为纯臣乎?」王安石认为当然是纯臣、是顶呱呱的了不起的大臣。
  王安石以伊尹为例,反驳说:「伊尹五就汤、五就桀,正在安人而已。」贤
者伊尹在商汤、夏粱间游走,目的不在对谁忠、对谁奸,而在照料老百姓。
  王安石认为冯道能委屈自己,「屈身以安人」,这种行为,「如诸佛菩萨行
」,简直和佛和菩萨一样伟大呢!例如契丹打进中原,杀人屠城,无恶不作,中
原的英雄豪杰,谁也保护不了老百姓,但是冯道却用巧妙的言词、大臣的雍容,
说动了契丹皇帝,放中国人一马。
  哪怕欧阳修写《新五代史》虽然对冯道殊乏好评,但也不得不承认「人皆以
谓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,赖道一言之善也」!冯道能够以:一言之善「,从胡
人手中,救活了干千万万中国百姓,这比别的救国者对老百姓实惠得多了。冯道
这样与胡人合作,骂他是汉奸、小人,合适吗?公道吗?
  整理于2019/2月
  注:根据李敖的历史小说《北京法源寺》,我查出了几条内容,现在列举以

  《晏子不死君难》是春秋时期创作的散文,作者是左丘明。
  伊尹五就桀赞(并序)柳宗元
  另外,余秋雨《历史的暗角》、引用了百度百科上冯道信息,是本人所引用
一一表达感谢!
  是为本人整理加工。
0

精彩评论